经济晚报:“两化”给老国企装上“现代芯”
所属分类: 媒体聚焦
2017-04-24
“两化”给老国企装上“现代芯”
一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,为企业节约300万成本;一项智能化项目的投入,减少23人用工……信息化和智能化(两化)正给我省的老牌传统企业——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于都万年青”),投入270余万元安装上“现代芯片”,老企业重新焕发生机。
“两化”开出“绿色”之花
通过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,使热能利用率显著提高,在节约煤炭等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了污染,也降低了企业成本,实现了企业和社会的共赢。
记者了解到,于都万年青开发的能源管理系统,将能源计量、统计分析、比对考核全覆盖,分析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操作,能耗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。于都公司吨熟料标煤耗全年控制在102千克以下;吨熟料综合电耗比预算下降了近3千瓦时,比上年降低2.2度/吨,节约成本300多万元,达到全国先进水平。
更重要的是,通过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建设,企业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全员参与、全程跟踪,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伤以上人身事故。
“人少了”反而“效率高了”
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,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工作效率,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。
据介绍,于都万年青在生产线的入料口、斗提等区域加装摄像头,引入数字信号由熟料水泥中央控制室控制替代人工巡检,减少劳动强度;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和自控技术的有机结合,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。矿山地磅实现了无人值守,中门岗通过智能门禁系统运用及网络化视频监控和人脸(指纹)识别系统,实现无人值守。
数据显示,截至3月底,熟料车间实际用工较原定编用工节约11人,企业同口径比较减少用工23人。
“两化”中寻找极致空间
据悉,于都万年青采取一系列措施,让信息化与生产工艺相融合,实现了生产工艺上的精准控制。尤其是,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,打开了实现备品备件高效管理的极致空间。
在“两化”的助力下,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,全年熟料日产平均超过6000吨;年窑可靠性系数达到0.98,比上年提高1.6个百分点,水泥磨设备完好率0.99;2016年生产熟料、窑运转率、吨熟料余热发电、熟料成本等各项指标均创下了自2014年投产以来最好成绩。
“下一步,企业将在各生产基地和新材公司要在扎实推进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流程化上多下功夫。”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锋如是说。